牛策略证券 分组讨论现场提交建议,广东省人大代表黄清华为何如此重视它
发布日期:2024-07-29 08:55 点击次数:208下午,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韶关市代表团分组讨论上牛策略证券,省人大代表黄清华将准备已久的纸质版建议,递交到了参与讨论的省人大常委会领导手中。
这是一份关于推动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助力“百千万工程”的建议,与韶关数以万计的食用菌种植户和企业息息相关,更与广东广大农户相关。
现状:
常被问到“你能帮我销吗?”
古话云“山珍海味”,“山珍”正是指食用菌,即常说的蘑菇。在广东韶关,食用菌种植历史悠久,《韶州府志》中就有对“种菇”的记载,而韶关市曲江区的食用菌主要品种产量就占全省市场份额的60%。
“韶关的食用菌资源,在广东全省其他地方是不可复制的。”黄清华现场介绍,据她了解,数百年来,韶关有很多山里农民都以种蘑菇为生计,如今仍有不少农民靠种蘑菇谋生,这得益于韶关种菇有得天独厚的几大优势。
“一是种菇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二是品种十分丰富,目前全国能够量产和人工培植的菌菇品种有35种,韶关就有其中12种;三是韶关有广东唯一的食用菌全产业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专利技术到成果都表现不错;四是国际称为‘中国蘑菇’的草菇就是来自韶关曲江的南华草菇,英文名叫‘Chinese mushroom’。韶关是全球草菇人工栽培的发源地,栽培历史已有300多年,种植史也有200多年,因出口量大而被国际熟知。”她说。
说起这些,黄清华头头是道。那是因为,她已从事食用菌产业20多年,如今是韶关市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公司已培育成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周边食用菌生产基地34个,种植农户5000多户。
随着短视频直播成为新业态,2022年,“旁观”许久的黄清华也开通了短视频账号,化身“蘑菇姐姐”讲述蘑菇故事、传播蘑菇文化,如今账号粉丝已突破十万。
“我发现,无论我去到种植户那儿,还是在短视频平台上,大家问我最多的就是‘你能帮我销吗’?”黄清华说,“种植户大多都认为,他们能够学会种植,按照我们的质量要求种好蘑菇,但怎么销出去才是最大的问题。”
这个问题确实点醒了黄清华。“虽然我们能日产170吨蘑菇,每天有四五十吨销往国内外市场,但影响力只限于销售渠道上,始终没有在老百姓心目中形成品牌形象。”她说。
如今借助“百千万工程”的发展契机,黄清华希望转变过去20多年的发展思维,更重视对产品市场营销的投入,而非把所有资源都“砸”在农产品生产和内部管理上。“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可以成为改变我们农民‘重生产、轻市场’固有思维的下一个重要抓手。”
成果:
“12221”已成县镇村产业体系发展引擎
今年是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的第六年,其发端于湛江徐闻菠萝的“12221”市场体系。“12221”即建设“1”个农产品大数据,组建销区采购商和培养产区经纪人“2”支队伍,拓展销区和产区“2”大市场,策划采购商走进产区和农产品走进大市场“2”场活动,实现品牌打造、销量提升、市场引导、品种改良、农民致富等“1”揽子目标。
全省自上而下大力推进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尤其近两年,“12221”市场体系建设连续被写入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广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落实“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这串数字也早已成为农业界公开的“发展密码”,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品牌知名度,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以广东荔枝、徐闻菠萝、四会兰花等特色产业为代表,在过去疫情导致市场不景气的形势下逆势坚挺,创造营销佳绩。
黄清华通过调研了解到,徐闻菠萝年产值从2018年的9.8亿元攀升至2023年的25亿元,连续5年实现丰产丰收,辐射带动近5万农户、14.5万劳动力增收。不仅如此,菠萝预制菜、菠萝月饼、菠萝年糕等农产品精深加工行业也持续发展。
2023年,茂名市荔枝总产量达62.09万吨,鲜果销售收入达88.5亿元。其中,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农民专业合作社2023年荔枝季销售收入超1600万元,创下了新世纪以来的历史新高,330多户荔农增收致富。
而肇庆四会把兰花打造成了父亲节“节礼”。在2022年5-6月,原本的兰花销售淡季反而成为销售旺季,每盆从20元卖到40元,销售量从85万盆增至300万盆。
“各地特色优势农产品依托‘12221’不断塑强产业,成为当地县镇村产业体系发展的动力引擎。”黄清华说,这也侧面印证了生产与市场“两手抓”的重要性,“广东是农业大省,农产品种类十分丰富,我们都希望能成为这个体系的实践者、受益者、推广者。”
“当前,受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国内主销区市场相对饱和、物资丰富消费者选择范围大等多重因素影响,农产品销售形势较为严峻,农业生产与市场‘两手抓’尤为重要,也尤为迫切。”黄清华为此建议,广东可以以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作为落实“百千万工程”部署的有力抓手,打造更多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的样板。
建议:
建立长效发展机制,统筹资源保障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获得广泛认可,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5年以来成效显著。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体系建设与升级依然任重道远。
黄清华梳理发现,当前有不少问题制约着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工作的持续深化,包括工作政策保障和协同机制有待健全、资金保障有待强化、人才队伍亟须壮大。
“现有机制尚未能充分发挥调动各地、各方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形成长效机制。”黄清华建议,要健全政策保障和工作协同机制,充分发挥各地党委、政府和农业农村部门的主体作用,建立发展长效机制,确保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有序有效推进。
如此一来,广东能更好地实现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统筹资源保障“12221”市场体系有序运行,解决地方要素资源不足等问题。
“农产品营销力量弱小分散,农民‘手拎肩挑’无法真正走进大市场,实现高价值。所以我非常关注政府在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方面作出的政策和资金投入。”黄清华提出,农产品营销需要官方担当作为,建议在涉农资金安排中切实做到生产、市场“两手抓”“两手硬”,合理合规安排足额资金,保证地方对农产品市场营销工作的投入。
她表示,可参照近年来菠萝、荔枝“12221”模式,由产区所在地党委、政府牵头,省市统筹支持资源,媒体联合赋能,上下联动实现“一个大宗农产品、一条心、一班人、一齐拼、一定赢”。
只不过,广东全省各地存在明显差异化,“12221”市场体系建设必然要因地制宜落到实处。黄清华认为,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做好工作的全局性谋划和系统性推进。
具体而言,一是抓好大宗农产品大数据建设,各县镇要投入力量建设农产品大数据,指导农产品产销工作。二是加强采购商和产区经纪人两支队伍培养,持续做优采购商服务,巩固培养产区经纪人,特别要做好销区队伍建设。三是持续拓展销区和产区两大市场,开拓新销区市场和新渠道,搭建供应商与采购商畅通沟通桥梁。四是策划采购商走进产区和农产品走进大市场两场活动,形成产地和销区、省内和省外、国内和国外、线上和线下的产销对接合力,借鉴他山之石开展更多有爆点、有创意、能够带动销量的活动。五是实现品牌打造、销量提升、市场引导、品种改良、农民增收等一揽子目标。
在培训人才创建队伍方面,她建议支持广东各地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举办“12221”市场体系人才培训班,充实壮大市场人才队伍,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一批具备数字营销和电商技能的专业人才。
“虽然我们没赶上电商发展的早班车牛策略证券,但我们愿意给有创意、有想法的年轻人更多资源和机会。”据了解,韶关星河生物的电商团队刚成立一年多,已吸引了一些海归人才和来自一线城市的电商营销专业人士,不少C端和B端的资源都是通过电商渠道引流过来的。“希望政府和企业携手并进,让‘12221’市场体系有人干,干得好。”黄清华说。